關于河源市2017年第二季度國家和省重大政策
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情況的報告
市政府:
根據《廣東省審計廳關于印發2017年國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工作方案的通知》(粵審財[2017]35號)的要求,全市審計機關于2017年第二季度組織開展了全市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觀調控部署情況的跟蹤審計,重點審計了“放管服”改革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落實情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進情況,抽查了市國土局、市教育局等11個市直部門單位和各縣(區)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現將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放管服”改革政策措施落實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未按要求清理中介服務事項。
1、源城區民政局未按要求清理中介服務事項。
源城區民政局未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第二批清理規范68項省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粵府〔2016〕55號)和《源城區人民政府關于第一批清理規范17項區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源府發[2016]7號文)的相關清理要求,在辦理社會團體變更注銷登記、民辦非企業單位變更注銷登記等行政審批事項時,仍要求申請人提供變更或注銷清算報告。
2、東源縣未按規定清理部分中介服務事項。
東源縣未按《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第一批清理規范58項省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粵府〔2016〕16號)的要求,對縣交通運輸局和縣環境保護局應清理規范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進行清理,涉及的行政審批事項分別為:縣管權限交通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審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對應需清理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為:縣管權限公路、水運工程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技術審查咨詢、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或調查。
源城區民政局應嚴格落實相關政策,及時更新辦事流程,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東源縣應對照上級文件要求,按要求清理有關中介服務事項。
(二)東源縣未按要求取消部分行政審批事項。
東源縣未按《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取消170項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粵府〔2016〕105號)的要求,對縣環境保護局、縣國土資源局、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等三個部門的污染場地環境恢復方案審批、礦業權價款評估備案核準和醫療衛生機構承擔預防性健康檢查審批等三個行政審批事項予以取消,在權責清單中仍以行政處罰、備案、其他等形式保留。
東源縣應對照省委省政府有關規定,結合改革的最新進展和政策調整有關情況,對權責清單進行調整。
(三)東源縣未對部分應免征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進行清理。
根據財政部《關于擴大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免征范圍的通知》(財稅〔2016〕42號)的要求,拖拉機號牌(含號牌架、固定封裝置)費、拖拉機行駛證費、拖拉機登記證費以及修理計量器具許可證考核費等應予以免征。但是東源縣發展和改革局在公布的《東源縣發展和改革局關于公布東源縣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的公告》(東發改價格〔2017〕13號)中,未能及時清理調整,導致縣農機事業管理局多收費2025元,多收的費用在審計前已經全部退還。
東源縣發展和改革局應對照省市文件要求,對已公布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進行清理調整。
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落實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未及時落實教育扶貧相關政策。
截至2017年5月底,我市尚未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就讀學籍對比工作,導致貧困戶子女就讀資助惠民政策未能落實到位,貧困學生補助等未及時發放。
未能落實《廣東省教育廳關于推進教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攻堅的實施方案》(粵教辦〔2016〕19號)第一階段(2016年7月-2017年2月)“扶貧部門統籌有關部門提供全省建檔立卡學生精確數據,交由教育部門與學籍系統比對,核定全省各學段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人數……在鞏固已有的貧困學生助學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本方案中的貧困、特殊困難學生資助部分”的工作要求。
主要原因:扶貧部門提供數據與教育部門數據不一致,比對工作難度大。
市教育局應加強與扶貧、民政、社保等部門的溝通協調,盡快確定幫扶名單,落實貧困戶子女就讀資助惠民政策。
(二)部分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未能匹配全市低保、五保人員信息。
2576名在扶貧信息系統標注為“低保貧困戶”的人員未能匹配全市低保人員信息,1966名在扶貧信息系統標注為“五保貧困戶”的人員未能匹配全市五保人員信息,需對低保兜底政策落實情況進行進一步核查。
主要原因:一是扶貧部門和民政部門信息錄入存在錯漏;二是部分人員身份證信息缺失。
市扶貧辦應加強無勞動能力貧困戶核查,基礎信息錄入工作,加強與民政部門的溝通,確保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五保”保障體系。
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進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建設項目進展緩慢。截至2017年3月,深圳(河源)共建產業園計劃在2016年前完工的7個項目未完工、應在2016年8月動工建設的1個項目未動工;臨江產業新園25個項目未按批復計劃按時完成建設進度和投資工作量,5個項目未按時開工。
(二)挪用征地專項資金。源南鎮違規將深河產業城A區二期項目征地專項資金541.57萬元用于支付源河源項目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挪用了深河產業城的征地專項資金。
(三)部分項目資本金不足。江東新區4個建設項目資本金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投資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合計少到位資本金18409萬元。
河源市審計局
2017年7月5日
信息來源:審計局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