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市市場監管局召開全市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治理工作暨食品經營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全市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治理工作進行部署。會議以視頻形式開至各縣區局及基層市場監管所。市局食品藥品安全總監伍志勇出席會議并作講話,四級調研員古志彬主持會議。

會議解讀了《河源市市場監管系統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實施方案》,提出了六方面的重點整治任務:建立風險隱患排查長效機制,全面排查整治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實現風險隱患排查常態化;全面清理主體資格,嚴厲查處未經許可生產經營食品、制假售假行為,堅決取締黑窩點、黑作坊、黑工廠;加強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行為監管,嚴厲查處生產經營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的違法行為;加強食品廣告監測力度,嚴厲查處食品、保健食品違法廣告行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查處食品商標侵權、假冒專利、侵犯地理標志等違法行為;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知識科普,廣泛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教育。
會議要求,爭取用2—3年的時間,通過持續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有效解決農村食品市場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對農村食品安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深入隱患排查,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堅持問題導向,認真梳理轄區內農村地區食品生產經營業態,深入排查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對風險實施清單管理,達到安全隱患“閉環管理”目的。二是嚴格準入管理,規范食品主體資格。規范一批通過整改能夠達標的食品小作坊、食品攤販、小餐飲和小食雜店,淘汰一批不愿整改或整改后仍不達標的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堅決取締黑窩點、黑作坊和黑工廠。三是強化過程管控,確保食品質量安全。以食品小作坊、食品攤販、小食雜店、小餐飲店、食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為重點,組織開展農村市場執法監督大檢查,加強質量管控。四是加強商標和廣告管理,凈化食品市場秩序。全面加強對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APP和自媒體等媒介的食品、保健食品廣告監測力度,依法嚴厲查處食品、保健食品虛假違法廣告行為。五是強化全鏈條打擊,嚴厲查處違法犯罪行為。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聚焦社會關注的重點領域,通過明察暗訪、執法抽檢等多種方式加強線索摸排,開展全鏈條打擊。六是推進信用建設,不斷探索農村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加快推進農村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信息歸集共享,著力完善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聯合懲戒機制。七是強化宣傳引導,營造社會共治良好氛圍。加大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宣傳和食品安全知識的科普力度,不斷提高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誠信意識、守法意識和自律意識,提升農村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
會議強調,各單位要迅速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治理,規范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凈化農村食品市場,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全力推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深刻領悟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行動的重要性,明確重點工作任務、重點監管區域、重點打擊對象,強化工作措施。二是切合工作實際,狠抓工作落實,統籌開展食品經營各項監管工作。強化風險意識,特別是重視節前農村地區喜慶宴席的食品安全風險、進口冷凍肉制品水產品產品疫情風險防控。三是突出工作重點,對標考核任務,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務。抓住工作重點,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完成民生實事目標任務。認真梳理省、市局各項考核指標,對標對表抓落實,按時保質上傳相關考核資料,高質高效完成考核任務。
市局機關相關科室負責人,江東新區相關人員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縣區局、高新區分局分管領導,市場監管所負責人,有關業務股室工作人員在各分會場參加會議。
(市局食品流通科黃永燊供稿/圖)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