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公示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是落實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優化營商環境的客觀要求。2021年上半年,市市場監管局圍繞省、市局相關工作部署,認真履行信用監督管理職能,在2018年度、2019年度連續兩年排在全省第二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做好2020年報企業年報公示工作,2020年度我市企業年報公示率為98.09%,位居全省第一,重點行業領域企業100%,受到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專信表揚。主要做法如下:
(一)周密組織部署,壓實屬地監管責任。年初,市市場監管局把年報工作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與重點工作同部署落實,制訂了《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度市場主體年報公示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年報工作目標,并將市場主體年報公示工作作為上半年工作重點和“一把手工程”來抓,分管局領導具體抓,并層層建立了領導掛鉤聯系制度;3月初召開了年報公示工作黨組會和局務會議,專門研究年報公示宣傳與推進工作;各縣區,直屬分局市場監管部門也根據各地的實際分別也制訂了2020年度市場主體年報公示工作方案,并按轄區管理原則,逐級分解工作任務,明確任務目標、工作重點、責任分工及具體措施,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同時,按照兩個“必到”的原則開展年報專項督查,即:對年報工作進度較慢的各縣(區)局及基層所必到,幫助其分析、查找工作落后的原因,并提出解決辦法,指導其盡快扭轉落后局面;對年報工作進度突出的各縣(區)局及基層所必到,總結、吸取其開展年報工作的經驗做法,在全系統通報表揚并全面推廣,為各縣(區)局及基層所提供參考。
(二)強化宣傳,在破解社會知曉度上狠下功夫。自3月份開始,市市場監管局充分運用各種媒介,采取傳統與新媒體相結合的宣傳方式,全面加強2020年度年報公示工作的宣傳引導力度。一是將年報工作重心下移,抽調業務骨干,深入市場主體,派發宣傳資料、接受群眾咨詢,共派發宣傳資料10多萬份;二是制作年報宣傳小視頻并通過寫字樓、大型社區的電梯樓宇LED視頻、商戶的戶外廣告顯視頻等進行播放;三是強化與河源廣播電視臺合作,在河源收聽率最高、覆蓋率最廣的交通旅游頻道,于每天重點時段滾動年報宣傳提示語;四是通過預留的電話號碼向企業聯絡員和法定代表人發送手機短信提示,同時還讓基層同志通過電話通知與上門指導“一對一”的專人服務方式,及時指導協助企業規范、正確填報。同時針對公示系統不穩定的問題,加強與企業的溝通指導,引導其通過“粵商通”APP辦理年報,利用晚上等休息時間段錯峰報,避免在5、6月時間扎推填報。五是通過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的微信公眾號以及食品、藥品、餐飲等市場監管微信群不定期發布年報信息提醒,并主動與工信、商務等部門溝通聯系,利用規模企業群、限上企業群、外商企業協會群等進行年報宣傳,提醒督促企業盡早年報,全方位營造“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年報工作氛圍。
(三)加強督導,穩步推進年報公示工作。一是實行通報制度。從3月份開始實行通報制度,及時對各縣區局、直屬分局的報率和年報完成戶數進行通報,分別在信用監管工作群及各縣區局一把手工作群進行通報,在全系統形成“爭先創優”的工作氛圍,確保年報率穩步提升。二是組織召開推進會。于4月中旬組織召開全市信用監管工作會議,及時傳達上級有關會議精神通報全市企業年報進展情況,紫金縣局就年報公示工作作了經驗交流發言,參會人員就信用監管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行了深入探討,全力推進全市2020年企業年報工作。三是落實掛鉤聯系制度。6月初,市局主要負責同志率隊先后到源城區市場監管局各市場監管所等地重點督導企業年報工作,對各基層所年報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提升認識、補齊短板、加溫鼓勁,確保企業信息公示制度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市局各分管領導全面落實掛鉤聯系制度,在督促各縣區局落實疫情防控、安全生產、食品安全等工作時,一并將年報工作作為督查內容。
(四)加大清理力度,提高市場主體存活質量。在開展年報工作的過程中,市市場監管局拓寬清理的范圍,以“去水分,減分母”的方式,依法依規做好清理長期停業未經營企業工作,加大對“僵尸戶”的清理力度,積極引導長期未經營的市場主體辦理注銷手續。同時,對符合企業簡易注銷登記制度情況的,積極引導其合法退出市場,依法辦理簡易注銷手續。截止6月30日,全市清理長期停業相關企業1182戶,其中指導自行注銷266戶,喚醒66戶,吊銷787戶。
(市局信用監管科黃新鈴供稿)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