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市市場監管局、市煙草專賣局等多部門協同發力、履職盡責,持續加大向未成年人銷售卷煙、電子煙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有效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實現“校園無煙、學生健康、家長滿意、社會認可”四大目標,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一、多渠道宣傳,凝聚“保護力”。一是通過電臺廣播、上街派發宣傳單張等線上線下全覆蓋形式,增強群眾舉報涉未成年人售煙違法行為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形成全民監督的社會共治格局。二是對卷煙、電子煙經營主體開展“拉網式”“地毯式”走訪,加大對校園及其周邊食品經營者的宣傳教育,宣傳講解《電子煙管理辦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引導零售戶正確履行警示標志張貼、身份證核驗等法定義務,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類產品,今年以來,向學校及周邊經營戶派發“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警示標語4025份。三是多部門聯合開展“守護成長,無煙校園”公益講座,向學校、家長、學生普及電子煙及添加合成大麻素“上頭電子煙”新型毒品的危害和防范知識,引導未成年學生培養積極健康的生活習慣。
二、多維度預防,織密“防護網”。一是及時修訂《河源市煙草制品零售點合理布局規定》,明確不予設置零售點的具體情形。規范零售點與中小學校、幼兒園間隔距離的測量標準,制定距離測量操作指南,確保距離測量標準化、規范化。二是嚴把行政許可關口,堅持書面審查與實地核查并重的原則,嚴格按照規范程序進行審查,對不符合辦證條件的堅決不予辦理。三是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嚴厲查處無證無照經營煙草制品零售業務的違法行為,截至目前,檢查市場主體491戶,查處無證經營案件106宗,查處無照經營案件2宗。
三、多機制聯動,筑牢“防護墻”。首創“6+”市場監管模式,構建“校園+企業+社會”普法宣傳教育機制、“日常+專項+節點”監督管理機制、“家長+學校+N”信息聯動機制,推動煙草、公安、市場監督、學校、家長、企業六方共同發力,齊心協力教育、引導未成年人遠離煙草制品,共同用心用情織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防護網。
四、多部門發力,共建“保護圈”。市市場監管局、市煙草局、市公安局密切配合,突出問題導向,整體推進、系統治理,先后開展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守護成長”專項行動、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嚴厲打擊涉電子煙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推進校園周邊電子煙銷售網點動態清零;深挖“上頭電子煙”生產、售賣線索,打源頭、斷鏈條;持續加強電商平臺監管,開展網絡專項監測;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整治不良廣告專項行動,加大對內容低下的不良廣告的查處力度,杜絕煙草相關不良廣告對青少年的危害。成功查處我省首宗向未成年人售賣卷煙案件、我市首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案件,搗毀我市首個假冒偽劣電子煙生產點,得到省、市主流媒體的廣泛報導,贏得社會廣泛關注。今年以來,共查處涉向未成年人銷售卷煙、電子煙案件13宗,搗毀電子煙制假窩點2個,有力回應了群眾期待,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
下階段,市市場監管局、市煙草專賣局等多部門將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決策部署,凝聚監管資源,積極構建“多方參與、信息共享、多管齊下”的未成年人涉煙綜合治理工作格局,大力打擊涉向未成年人銷售卷煙(電子煙)違法行為,堅決筑牢未成年人守護防線。
(市市場監管局、市煙草專賣局 聯合供稿)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