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在全省綜合考評排名第4名,獲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表揚。2022年,市市場監管局全面落實省、市部署要求,認真履行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職責,著力加強監測體系和能力建設,積極開展藥物警戒工作,充分發揮藥品安全監管的技術支撐作用,嚴守公眾用藥安全底線,為服務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主要工作舉措如下:
一是抓制度、強管理。認真落實《河源市醫療機構藥械化不良反應事件報告工作考核機制》《河源市藥械化不良反應事件監測定期通報制度》《河源市藥物濫用監測工作機制》,強化與衛健、禁毒、公安、司法等部門協調聯動,共同推進藥械化安全監測工作有效開展,將藥械化監測工作納入對各縣區市場監管、衛健部門及醫療機構的工作考核,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完善監測渠道建設,落實持有人藥物警戒制度,截至2022年底,我市建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點167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點163個,化妝品監測哨點醫院13個。我市31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均完成在國家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系統的注冊工作。
二是抓質量、嚴要求。高標準開展報告表質量評審工作,聯合各縣區局現場核查了市直及各縣區共22家醫院161份上一年度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表,每個季度開展ADR可疑高重報告篩查工作。舉辦藥械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質量評審會,2022年共抽取640份ADR報告表及1351份MDR報告表進行了技術審評,對我市報告表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綜合評價并提出整改措施,有效促進我市報告表質量提升。
三是抓風險、重分析。穩妥開展風險信號處置,積極主動開展藥械化監測風險評價工作。2022年我市共監測發現4例藥品不良反應風險信號報告、3起醫療器械不良事件風險信號和2起化妝品不良反應風險信號,市市場監管局及時按相關規程要求,認真開展風險排查,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并持續關注上述7類相關的藥械化的不良反應/事件,全力保障公眾的用藥用械安全。
四是抓培訓、重宣傳。2022年,我市舉辦全市藥化安全性監測業務培訓班1期,全市醫療器械安全性監測業務培訓班1期和院內培訓11場,全市約1000余名監測上報人員及一線醫護人員參加培訓,進一步提高一線醫護人員的監測工作業務能力和上報意識,有效夯實監測上報基礎。同時,深入基層廣泛開展安全用藥用械用妝和藥物濫用宣傳共119場次,發放宣傳資料8000多份,有效提高公眾對藥械化不良反應的關注,引導合理使用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正確對待藥械化不良反應,努力構建藥品安全社會共治新格局。
下來,市市場監管局將認真落實“四個最嚴”要求,以更加強烈的政治意識、更加有力的擔當作為,積極推進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提高風險預警和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切實織密風險監測“安全網”,保障公眾用藥用械安全。
(市食品藥品技術咨詢服務中心 江道 供稿)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