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心任務,以提高供給質效為主攻方向,以服務企業發展為工作重點,通過構建高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和實施質量精準幫扶,不斷提升全市質量工作水平,深入推進質量強市建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質量基礎。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動市委、市政府出臺《河源市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和《河源市構建高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實施重點產品質量比對研究提升工程,開展建材等產品質量整治提升行動和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質量比對研究提升工作,推動供給質量全面提升。
二是加強質量管理體系免費培訓,落實企業主體責任。8月份在全市范圍內舉辦了七期河源市中小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免費培訓班,共培訓了中小企業負責人和質量管理人員近600人,通過質量認證培訓助推我市中小企業全面加強質量管理,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推動我市中小企業實現質量和效益雙提升。
三是強化質量基礎建設,保障質量發展支撐。強化計量監管,加大對定量包裝生產企業、涉及民生的重點計量器具、民用“五表”(水表、電表、燃氣表、燃油加油機、出租車計價器)的監管力度,確保量值準確,維護消費者權益。繼續深入推進城鄉集貿市場、鄉鎮以下醫療衛生單位和計生單位強檢計量器具免費檢定工作,并對各計量技術機構開展檢定工作進行監督考核。開展檢驗檢測機構專項監督檢查,促進檢驗檢測機構規范運行。穩步推進司法鑒定中心、農產品檢驗中心建設工作,我市5縣1區司法鑒定中心已全部獲得CMA計量認證。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省熱泵空調產品檢驗站建設和省塑料模具產品檢驗站(河源)順利通過省驗收,廣東省質量監督果蔬農產品檢驗站(河源)申報工作穩步推進。目前全市共有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36個,已登記備案民用水表、電能表、燃氣表共計1604276個,通過測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3家,二、三級計量保證體系確認企業29家。
四是深入推進標準化改革,構建先進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化改革,深入推進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共有176家企業涵蓋754種產品的494項標準在網上自我聲明公開。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組織開展農產品供深標準項目相關工作,增強供深食品競爭力,助力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
五是加強監管人員培訓,提升監管能力水平。在各縣區局內舉辦了七場認證監管業務知識培訓班,累計培訓了近300名基層監管人員。通過對各縣區監管人員培訓,提高業務素質,提升我市監管人員的監管能力水平,服務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市市場監管局 陳文華 張奕聰 供稿)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