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我市食品消費安全,根據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相關抽檢計劃,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對食用農產品、蔬菜制品、肉制品、豆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糧食加工品、調味品和糕點等8個大類食品進行監督抽檢,此次監督抽檢共計213批次樣品,抽檢項目合格樣品210批次,不合格3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具體情況通告如下:
一、總體情況:此次共計抽檢食用農產品100批、蔬菜制品51批、肉制品24批、豆制品19批、淀粉及淀粉制品8批、糧食加工品6批、調味品4批、糕點1批。此監督抽檢共2批次食用農產品和1批次蔬菜制品不合格。
二、不合格產品情況:
此次監督抽檢共2批次食用農產品不合格,不合格項目主要為三唑磷、氧氟沙星;1批次蔬菜制品不合格,不合格項目主要為總砷(以As計),詳細內容見附件。
三、關于部分檢驗項目的說明
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屬于氟喹諾酮類藥物,因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等曾被廣泛用于畜禽細菌性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發布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4種獸藥的決定》(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中規定,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氧氟沙星(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氧氟沙星殘留在人體中蓄積,可能引起人體的耐藥性,長期攝入氧氟沙星超標的動物性食品,可能引起輕度胃腸道刺激或不適,頭痛、頭暈、睡眠不良等癥狀,大劑量還可能引起肝損害。
三唑磷:三唑磷屬于中等毒性非內吸有機磷廣譜殺蟲劑、殺螨劑、殺線蟲劑,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主要用于棉花、糧食、果樹等鱗翅目害蟲、害螨、蠅類幼蟲及地下害蟲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規定,三唑磷在柑橘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2mg/kg。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
總砷:砷是一種類金屬元素,主要存在于土壤、空氣和水中。食物中砷污染的主要來源于含砷農藥、環境砷污染、含砷的原料等。食物中的砷以不同形態存在,包括無機砷以及有機砷,合計為總砷。砷主要通過飲水、食物經消化道進入體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限量》 (GB 2762-2017)中規定食用菌及其制品中總砷的限量為≤0.5mg/kg。并同時規定“干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以相應食品原料脫水率或濃縮率折算”。干制食用菌中總砷不合格可能是食用菌生長過程中對環境中砷元素的富集。長期大量攝入無機砷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皮膚損害、發育毒性、神經毒性、糖尿病等。
食品安全消費提示: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您應當在正規可靠渠道購買所需食品并保存相應購物憑證,要看清外包裝上的相關標識,如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等標識是否齊全;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不要購買超過保質期的產品;不要購買公布所列批次不合格產品。歡迎廣大消費者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關注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布,如在市場上發現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及相關批次的不合格食品,請及時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45。
附件:1.抽檢合格產品信息表
2.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表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