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為進一步推動涉農知識產權保護運用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有機融合,聚焦河源市涉農產業專利轉化,建立更高效的知識產權轉化及專利成果產業化機制,助力全面開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征程。在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指導下,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河源市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管理委員會等單位舉辦了粵北生態發展區涉農專利轉化對接工程暨河源市2022年度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謝紅,河源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食品藥品安全總監伍志勇、河源市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周星星出席活動并作講話。
謝紅強調,要引導高校院所、國企涉農專利技術向縣域和農業產業轉移轉化,促進創新成果更多惠及涉農中小微企業,提升涉農企業創新發展,助推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要加強對農業知識產權的保護,促成涉農專利與資本市場的有效對接、轉化,充分激發科研人員進行農業科技創新的熱情和動力。
伍志勇指出,我市通過深入調研轄區內涉農產業專利技術需求,鼓勵支持河源涉農企業加強與高校、科研組織和國企合作,探索建立涉農專利信息技術定向發布平臺及專利技術供需庫,引導金融機構及投資公司加大對專利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投融資支持力度,促成涉農專利技術向縣域和農業園區轉移轉化,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周星星表示,為全面提高河源市涉農專利轉化實施效率,在已上線運行的燈塔盆地農高區智慧農業管理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涉農專利技術信息定向發布平臺,擴大涉農專利基礎信息資源共享范圍,使農業園區或農民可低成本地獲得涉農專利基礎信息資源,引導涉農專利技術向縣域和農業園區轉移轉化,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次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發布了《涉農高校科研院所可轉化專利清單》,并公開征集粵農金融路演中心項目。同時,邀請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所長何秀英、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專家曾小青、華南農業大學科學研究院成果管理辦公室主任劉長威等各領域專家,分別就《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水稻產業發展》《農業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專利轉化工作幾點體會》《多層次資本市場助力農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及《農業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進行主題分享。
此次活動聯合政府部門、高校院所、涉農企業、服務機構等多方共同參與。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