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學習貫徹落實工作,推動高校院所專利技術成果與河源產業企業精準對接,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11月23日,我市專利技術成果推介交流會在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河源校區順利舉辦。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河源校區管委會主任、河源市廣師大研究院院長劉曉勇教授,市市場監管局食品藥品安全總監伍志勇出席活動并致辭。

伍志勇指出,專利轉化是推動科技成果由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關鍵一步,要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加快實現專利價值,賦能高質量發展。一是要提高認識,增強專利轉化工作責任感。要充分認識開展專利轉化專運用工作的重要意義,積極與企業聯合攻關、有效對接,形成更多符合產業需要的高價值專利,推動專利實現快速轉化。二是要挖掘需求,精準推進專利轉化。要堅持需求導向,深入調研和全面把握企業的專利技術需求,有計劃、分層次推送與轄區內中小微企業需求相匹配的專利技術,加強企業與高校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切實提高中小微企業專利轉化運用能力。三是要強化服務,激發創新創造活力。要發揮各自優勢,積極探索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新路徑、新方法,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促進專利快速高效轉化,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和轉化動力。
劉曉勇表示,專利成果轉移轉化是推動高校成果與市場需求相結合的重要根基。河源市廣師大研究院、高新區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依托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的科技成果和人才優勢,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在區域知識產權運營、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基層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助力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希望通過本次活動搭建一個開放、互動的交流平臺,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推動產學研合作落在實處。
在此次活動中,相關專家圍繞專利開放許可的背景、專利開放制度的內容、底層邏輯、專利運營實踐等角度作了《國家專利開放許可政策宣講》的專題分享;同時邀請了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專家團隊向我市相關產業領域企業介紹了在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與制造裝備、智能裝備和高效精密加工技術等專利技術成果,現場氣氛活躍,活動取得了實在成效。
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促進科、高新區分局相關負責同志,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河源校區、河源市廣師大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廣師大工業實訓中心、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機電學院的專家學者,河源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與制造裝備、智能裝備和高效精密加工技術等相關領域的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代表以及廣師大河源校區汽車與交通學院師生代表等共計80余人參加活動。
(知識產權促進科羅敏 供稿/圖)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