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農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建設改革案例—“河源建設農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大力推動涉農專利技術轉移轉化”被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編制的《2024年廣東省經濟體制改革報告》作為典型案例予以收錄。
在該改革案例中,市市場監管局創新科技支撐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推動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臺《河源市推進要素市場運行監管行動方案》,深入推進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支持河源市農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加強建設,通過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機構建設、完善供需平臺、開展供需對接、建設服務網點等有力措施,扎實開展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工作,促進更多涉農專利技術在我市落地轉化。
據悉,河源市農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于2023年4月24日正式掛牌成立,是國家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也是全省首家農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自中心成立以來,市市場監管局指導中心加強機構建設,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橋梁紐帶作用,在優化完善服務事項、開展農業專利導航、推進涉農專利轉化應用、加強地理標志運用保護、農業知識產權人才培育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2024年,中心扎實開展農業專利導航、專利轉化運營等重點工作,推動與“智慧+”河源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平臺的數據融合及業務合作,探索實施科技成果“轉移支付”機制,成功促成19項農業專利轉化應用,并在全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評估中獲評優秀,是粵東西北唯一一家獲評優秀的國家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
下來,市市場監管局將緊緊圍繞推進綠色崛起特色型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工作目標,持續完善涉農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市農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農業商標品牌指導站等公共服務機構作用,擴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供給,努力為我市涉農創新主體提供覆蓋創造、運用、保護和服務等多功能、全鏈條的知識產權集成服務,助力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市局知識產權促進科陳瑩供稿)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