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類)
河衛健案函〔2024〕21號
林潮炫等代表:
各位代表提出的《關于推進“老年病科”建設的提案》(第20240105號)收悉,非常感謝各位代表對我市衛生健康工作,尤其是老年病科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我局對你們的建議非常重視,認真研究落實該提案,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數據顯示,近5年來我市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數量持續增長,2019年我市60歲、65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占比17.51%、11.96%,2023年占比上升到19.78%、13.96%,分別提高了2.27、2個百分點。
(一)積極推動老年病科建設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動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工作,重點圍繞人員設備配置、規章制度建立、人才培養培訓,優化就醫流程等方面,加強質控評價,改善全方位就醫環境,積極解決老年人在就醫方面遇到的困難,提供優質老年醫療服務。截至2024年6月底,全市17家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均設立了老年醫學科。
(二)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根據《廣東省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價改革實施方案》(粵人社規〔2022〕6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老年醫學(老年病學)專業對應的職業類別為臨床,執業范圍為內科專業。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稱評審時,與內科其他專業人員一視同仁,暫無傾斜政策。老年醫學科專業技術人才待遇,由各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標準,在人社部門指導下,結合單位實際確定。關于在人才引進中向老年病科相關專業傾斜,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已于2023年12月印發了《河源市事業單位急需緊缺人才目錄》(河人社規〔2023〕1號),各單位在公開招聘老年醫學專業(專業代碼:A100203)碩士研究生時,可采取直接面試或業務考核的方式組織考試。
(三)大力推進醫養結合機構建設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醫養結合機構建設,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我市已有20家醫養結合機構,其中公立14家,民營6家,床位近3000張,其中養老床位1700多張,醫療床位1200多張,入住800多位老人。從2022年起,我市積極推動公立醫療機構爭取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大力開展醫養結合機構建設。 2022年,和平縣中醫院成功申請獲批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并于當年10月建成和平縣中醫院醫養結合中心并投入運營。該中心建設標準較高,環境優美,為長者提供全天候的生活照料、健康教育、文化娛樂、疾病診療、康復管理、家庭支持等一站式服務。2023年,我市又有6家公立醫療機構獲得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開展醫養結合項目建設,其中東源縣第二人民醫院(船塘鎮衛生院)、和平縣人民醫院已基本完成了建設任務。截 至2024年6月底,我市龍川縣通衢鎮衛生院示范性社區(鄉鎮)醫養結合中心和田心鎮衛生院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相繼獲批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
(四)努力提升老年人中醫藥服務水平
依托中醫藥優勢,大力提升老年人中醫藥服務:一是提供多學科聯合醫療服務。提供專業、便捷的治未病、心腦血管、肺病科、重癥醫學科、脾胃病科、內分泌科、高血壓、糖尿病、骨科、五官科、泌尿系統及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等專業醫療的保障,并通過中西醫聯合會診全面提升老年性疾病的診斷符合率,為老年人量身定制精確的治療方案和康復方案,提高醫療質量,增強老年人治療與康復的信心,提高老年人的康養生活質量;二是提供中醫藥特色服務。在“中醫治未病”的思想指導下,通過中醫體質辨識、中醫經絡檢測、中醫舌脈象辨識,運用中醫辨證施治的思維進行“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對不同體質類型的老人選擇相應的中醫養生方法、中醫藥處方、經方、針灸及推拿等,調理老年人的機體功能狀態,實現“未病先防、未病先養、未病先治”,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健康生活需求,達到治未病的目標;三是提供中醫護理適宜技術服務。依托中醫的“陰陽、虛實、寒熱、表里”八綱辨證,可為老人提供火龍罐、督脈灸、耳穴壓豆、中藥熱奄包、中藥沐足、中藥灌腸、銅砭刮痧、臍灸、藥物罐、平衡罐等中醫護理適宜技術;四是提供老年營養餐+中藥藥膳融合服務。實施老年人基礎營養膳食行動,科學定制化膳食,專業科學化營養膳食。根據不同體質辨證選膳,按中醫的理、法、方、藥、君、臣、佐、使的配伍,整體調和老年人的健康平衡。根據老年人實際營養需求制定適合老年人的菜譜,實現老年營養餐+中藥藥膳深度融合。
(五)積極落實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
一直以來,我市積極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和醫養結合服務,為老年人身心健康保駕護航。一是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我市104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各鄉鎮/街道至少一家)均可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其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每年提供1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輔助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電圖、腹部B超檢查等項目,對發現已確診的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同時開展相應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合歷次老年人健康體檢結果,每年對轄區內65歲及以上居家養老的老年人進行兩次醫養結合服務,包括血壓測量、末梢血血糖檢測、康復指導、護理技能指導、保健咨詢、營養改善指導6個方面。對高齡、失能、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進行上門服務。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從老年人能力和老年綜合征罹患等維度,對轄區內提出申請的65歲及以上失能老年人上門進行健康評估,對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及照護者年內提供至少一次包括康復護理指導、心理支持等內容的健康服務。截至2023年末,我市城鄉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率63.62%,達到省民生實事任務60%要求。二是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023年“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老年人健康管理”納入省、市的十件民生實事內容。衛健、財政、醫保、團委等多部門聯合行動,協同推進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023年印發了《河源市落實2023年省市民生實事推進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河衛健函〔2023〕68號),統籌推進家庭醫生簽約和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要求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斷優化簽約服務方式、拓寬簽約渠道、提升服務質量,并將省民生實事的老年人規范健康管理服務率60%的任務指標提高到62%。截至2023年底,我市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率為69.28%,較上年度60.69%上升8.59個百分點,65歲以上老年人規范健康管理服務率為63.62%,較上年度49.10%上升14.52個百分點。所有縣區均已達到62%以上,全面完成年度省、市民生實事任務。2024年,我局聯合市政務和數據局、市醫保局轉發《關于廣東省衛生健康委 廣東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廣東省醫保局關于印發2024年以家庭醫生簽約模式促進老年人健康服務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并提出相關貫徹意見,持續推進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三是優化老年人就醫環境。各醫療公共服務機構直接提供助老服務。我市各醫療機構開設“老年優先”服務窗口,安排志愿者熱忱為老年人提供“智慧助老”服務,在老年人掛號、就診、繳費和拿藥等各環節給予相應的幫助,使老年人順利辦理就醫事務。
二、存在問題
目前我市養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有效供給與老齡化速度加快和多元化需求之間不匹配,農村地區服務水平相對滯后、發展能力相對薄弱,普惠優質服務供給不足,醫養康養結合服務水平不高,老年病科建設工作也存在發展緩慢,缺乏專項資金支持的問題。
三、下步重點工作
一是深入推進老年病科建設,加強質控評價,不斷提升已設立老年醫學科的公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院)的老年人健康服務水平;二是繼續推動醫養結合機構發展,促進現有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合作,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做大做強一批醫養結合機構;三是加強與人社等部門溝通協調,努力爭取老年醫學(老年病學)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稱評審時,實行傾斜政策;四是繼續落實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利用市、縣、鎮、村四級醫院資源,為老年人提供精準、優質的健康管理服務;五是大力發展中醫藥老年健康服務。積極推進面向老年人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鼓勵中醫醫師積極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中醫藥服務,加強老年人養生保健行為干預和健康指導,加強中醫藥健康養生養老文化宣傳。
河源市衛生健康局
2024年7月12日
(聯系人及電話:黃君燕,3238383)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