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由中共河源市委宣傳部指導,中共河源市委黨史研究室、河源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主辦的河源市首屆紅色宣講員比賽在河源市圖書館舉行。本次活動以“講河源紅色故事,展時代奮進新顏”為主題,選手們以河源革命史實為據,用滾燙語言再現東江烽火、紫金槍聲;觀眾如臨其境,隨故事穿越硝煙。
“當蘑菇云在西北戈壁上空綻放,當中國第一枚導彈核武器劃破蒼穹,那一刻,中華民族終于擁有了捍衛和平的‘鐵拳頭’——”來自河源市博物館的選手曾嘉舒激情地演講,把觀眾瞬間拉進硝煙。
當天,17位從近50件初賽作品中殺出重圍的宣講員輪番登臺,用滾燙語言再現東江烽火?!度龎K牌匾下的家國榮光》《歌聲嘹亮時代回響》《大漠丹心照山河——記河源籍航天英雄張其彬》《一把算盤承初心,阮嘯仙的忠誠擔當》等10多個經典紅色故事進行了聲情并茂的演繹,生動再現了革命先烈們的理想信仰與精神風貌。
歷史真實,是宣講的生命線。為確保每段講述都經得起歷史檢驗,所有宣講稿件均經參賽單位、各縣黨史部門以及河源市委黨史研究室三輪史實核查。自6月12日啟動以來,比賽吸引了來自紅色紀念館、博物館、革命遺址的專職講解員以及社會各界宣講愛好者近50人踴躍參與。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參賽選手呈現年輕化趨勢,眾多在校大學生積極加入講述行列,展現了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蓬勃生機。
河源作為中國革命策源地和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紅色底蘊深厚。近年來,河源市以“釘釘子精神”扎實推進革命遺址普查保護。截至目前,全市擁有省級革命遺址277處,初步認定市級革命遺址675處。其中,5處入選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處獲評省級黨史學習教育基地,70處被命名為市級黨史學習教育基地,為紅色宣講提供了豐沃的土壤。
活動最后,一、二、三等獎選手受聘為河源市紅色文化推薦官,所有獲獎選手均納入河源市紅色宣講人才庫。接下來,他們將深入基層,讓河源的紅色故事傳得更遠、更廣、更深入人心。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